發(fā)出一個類似于阿里入股新浪微博這樣的猜想,然后坐等官方辟謠,或者如果居然是真的,自己就賺到了,這種事不止中國人會做。TNW的編輯就分析了一下雅虎推出自有手機或智能機系統(tǒng)的可能性。
2010年底,軟銀和雅虎日本已經聯(lián)營了一部手機,運行安卓2.3系統(tǒng),內置各種雅虎產品快捷方式。但這個合作太稀松平常,雅虎日本和軟銀又雙雙在日本市場獨占鰲頭,使事情看上去并沒啥特別之處。TNW編輯認為,如果要進軍手機市場,不像微軟和谷歌,雅虎控制代工廠的能力較弱,推出自有品牌硬件的難度將比較大。如果上市后要找聯(lián)營運營商,也許北美Sprint相對靠譜,但Sprint歷史上還是比較親谷歌的,所以一切要從零開始。比較而言,做手機OS會更合雅虎工程師的胃口。他們畢竟是開發(fā)過神器YUI的一群人,從UI到表層代碼都可以直接照搬。谷歌做Android時候本身也沒多少經驗,雅虎完全可以招聘系統(tǒng)領域的大牛,在底層方面實行拿來主義。更大的問題在如何吸引開發(fā)者給雅虎OS開發(fā)應用,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。雅虎不太可能像微軟那么砸錢推廣,開發(fā)者可能會擔心這個OS后繼乏力。最后,雅虎還得勸說消費者從他們熟悉的手機系統(tǒng)中轉移過去。其實這和這兩天發(fā)布的Ubuntu手機系統(tǒng)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,Ubuntu完全可以作為雅虎前進路上的探路先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