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香港《南華早報》5月20日消息,臺灣HTC今年計劃推出中等價位平板手機,以擺脫長久以來的低迷。業(yè)界分析稱HTC此舉風險大,或面臨高端零部件供應問題,員工再培訓問題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。據(jù)悉,HTC Butterfly和HTC One的設計師正在研發(fā)一款中等價位的新型智能手機。為跟隨最新的消費者追求大屏的趨勢,HTC很可能會推出一款長達14cm的平板手機。
該手機配備適應室內低亮度的照相功能,并用金屬外殼替代此前的塑料外殼,盡管這會使信號減弱,但手機會更薄、更易操作和散熱。
自2011年以來,由于蘋果、三星的競爭,HTC的利潤持續(xù)下降。HTC預借此略帶風險的研發(fā)計劃擺脫低迷,重新獲得市場份額。法國里昂證券(CLSA)亞太區(qū)在臺北的分析師C.K.Cheng表示,HTC選擇了有風險的計劃,因為其別無選擇,必須推出新的設計,否則就等于坐以待斃。然而如果計劃成功,HTC將脫穎而出。
分析稱,HTC將面臨高端零部件的供應問題,畢竟HTC的供應鏈不如蘋果那樣穩(wěn)定。臺北市場分析公司TrendForce分析師Wilson Mao指出,如果新機型熱賣,HTC必須得確保高端零部件供應,但問題是如何在下半年實現(xiàn)對供應鏈的鞏固。臺北Grand Fortune Securities分析師Richard Ku表示,HTC堅持了一貫中等價位,但問題就在于如何確保大量的供應。
再培訓員工以生產(chǎn)新的機型顯然費時費力,并且如果那些高端零部件沒有在適當時機在適當市場上發(fā)行,投入的資本反而會成為損失。Cheng提醒,如果新款手機推出太晚,會使得已經(jīng)疑心重重的投資者絕望。
HTC也將面臨市場上其他14cm平板手機的激烈競爭,同時也有消費者偏好小款的機型。市場分析公司IDC智能手機分析師Joey Yen指出,消費者對手機的選擇取決于他們使用手機的情況,語音通話可能還缺乏研發(fā),如果公司觀念正確,那么品牌實力也會增強。